中国学人怎么啦?

中国学人怎么啦?

小刚

10年前,《海外校园》邀请我参加一个笔谈,题目是“信主容易,成长难”,谈中国学人信了主之后,不追求、不成器,信得快、离开得也快。现在,《举目》又向我约稿,内容差不多:“为什么中国学人不愿固定加入或委身某一教会?”

10年了,中国学人作为一个信徒群体,早已从福音阶段,进入了教会建造阶段,这些学人的孩子都成了“学人”了,问题怎么还没解决?

作为中国学人信徒群体中的一员,我也问自己:“中国学人怎么啦?”

一个困扰人的问题

我们教会出来植堂拓荒的第4年,第一次要举办3天2夜的退修会。教会几乎调动了所有的宣传手段,甚至发起了40天的连锁禁食祷告,但仍然有不少的弟兄姐妹,包括同工,因为周末孩子有才艺课,而不愿参加退修会。

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:家庭生活和教会生活,有没有对立性?当两者有冲突的时候,应该先满足家庭的需要,还是先满足教会的需要?这个问题,困扰着中国学人信徒,也困扰着教会。

家和教会,对立吗?

作为牧师,我并不否认家庭和教会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立的──你一天只有24个小时,做了这样,就不能再做那样。所以当摩西要以色列百姓去旷野敬拜上帝时,法老加重了百姓的工作量,百姓就开始发怨言,不听从摩西的话了。

使徒保罗曾劝勉我们这些活在末世的基督徒,今世短暂,我们不该太在意,“时候减少了,从此以后,那有妻子的,要像没有妻子”(《林前》7:29)。保罗知道我们在工作、家庭、事奉(有基督徒称为“三座大山”)之间会有挣扎,就提醒我们,为着主的缘故,弟兄姐妹即使有婚姻、家庭,仍然要过军人般的生活。

我们不能抱着“多余”主义:有空闲才聚会、有精力才事奉、有余钱才奉献。生命匆匆,我们其实不会有“余”。即使真的有,魔鬼也会让我们这些烧砖的再去捡草,重演埃及为奴的故事。

不要走另一个极端

有人走另一个极端,认为信了神就不应再顾家了,要像大禹治水,“三过家门而不入”。这是另一种错误。耶稣在十字架上,还不忘将祂的母亲托付给门徒,要如儿子一般去照顾。

圣经说:“人若不看顾亲属,就是背了真道,比不信的人还不好;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,更是如此。”(《提前》5:8)可见神看重我们的家庭生活。甚至,一个人能不能在教会担任圣职,都要先看他是否能好好持家,“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,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?”(《提前》3:5)

教会是一个大的家,如果人没有智慧、没有爱心,连自己的小家都不能好好管理,连与配偶、儿子的关系都搞不定,神怎么敢把教会的大事托付给他呢?可见我们没有任何借口,逃避对家庭的责任。

许多时候,家庭生活和教会的事奉,确实有时间上的冲突、精力上的拉扯,但靠着圣灵,我们可以找到“平衡点”,甚至做到游刃有余。记得当年我们夫妻一边读神学,一边开拓教会,更想不到,太太还在半个撒拉的年纪生了一个儿子。我们仍然充满喜乐。神是活的,祂的话也是真的,“你的日子如何,你的力量也必如何”(参《申》33:25)。

错误的优先次序

一个人的婚姻关系、亲子关系、家庭和教会之间的关系,都真实地表明他当下与神的关系。耶稣呼召我们的时候,早就料到,我们日后会有婚姻家庭上的难处,所以他一开始就把话说死了:“人到我这里来,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、妻子、儿女、弟兄、姊妹,和自己的性命,就不能作我的门徒。”(《路》14:26)

我们不要因为耶稣的话太绝对,就拒绝遵行。我们若愿意遵行,我们在家庭、工作、事奉上得到的祝福,会远远超过我们所思所求。如果我们在婚姻中能敬畏神,我们的配偶心里就踏实,就会有真正的安全感;如果我们在家庭中能以神为大,我们的孩子长大后,也会尊主为大,作父母就真的安心了。

因此,我对教会中的弟兄姐妹说,神让亚伯拉罕献百岁生的儿子,是让他远离试探,不以自己的爱子为偶像。今天的我们,也不应该把家庭、孩子看得比神重要。错误的优先次序,会导致全家最终远离教会、远离上帝。

在根基上“先天不足”

我们教会有一位弟兄,信主多年,从不缺席主日崇拜。但某个主日,因为工作忙,他第一次留在了家里。想不到,他太太从教会回来后,给他带来一封信,是教会推举他参选新一届的执事。后来,他与弟兄姐妹分享:神就在那一天向他呼召,要他再次将生命的主权交给祂。

这位弟兄引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:现代人信主之后,还有没有权利保持自己独立的生活、不受教会的左右?这个问题牵涉到今日教会的“世俗化”,远远超出了中国学人的范畴(详见拙作《三化》举目第51期),但我们还是可以试着分析一下中国学人特有的状况。

重视爱,缺少“悔改”

今天北美华人教会,对中国学人这个信徒群体的表现,持保留的态度。我自己就是从大陆来的,在校园团契归信耶稣、奉献传道。这10多年来,我也一直牧养、带领中国学人。如果叫我给这个群体画像,画出来的就是:脑袋重,手脚细,嘴巴大,胆子小。

这个群体,在信仰的根基上是“先天不足”的。他们大多是在受到基督徒的爱心、关怀后步入教会的。当年对他们传福音的策略是“投其所好”,着重神的爱、天国的福分、讲员个人的感人经历,却没有将人的罪性、神的公义和主耶稣悔改赦罪的道,讲清、讲透、讲完全。甚至有牧师笑称,自己当年是被人“勾引入教”的。

耶稣明明说“你们当悔改,信福音”(参《可》1:15),但很多人得救的过程,却恰恰缺少了“悔改”这一环,这就给生命的成长带来了莫大的困难,不能否认,这个信徒群体中间尚有不少的人,没有经历悔改和重生。有人觉得自己人品、道德本来就不错,而今信了主就更好了;有的虽承认自己是罪人,但觉得只欠耶稣“5两”银子,不是“50两”……信仰上的先天不足,是中国学人不愿委身教会的首要原因。

缺乏正确的教会观

其次,我们可以看到,许多中国学人是在校园团契里接触到福音的,他们从一开始就缺乏正确的教会观。因此有人信主多年,还一直留恋团契的生活,迟迟不愿进入教会。

这些弟兄姐妹,就像长大了却还没有断奶的婴孩。他们看重的,始终是团契中人与人“横向”的亲情关系,却不习惯也不乐意委身教会、“垂直”地敬拜上帝。这种过分留恋、享受团契的生活、不愿进入基督的身体的人,常常最终就流失了。

因此,我们教会痛定思痛,从传福音一开始,就牢记团契只是教会的台阶,因此努力把人带到主的面前,竭力把团契中已经信主的弟兄姐妹尽快地带进教会。

“得好处”的心态

中国学人这个信徒群体,或许是被别人服事惯了,也有一些自卑的情结深藏在内心里。他们下意识认为自己在经济上、能力上、孩子教养上、生活质量上,还有属灵追求上,都比不上港台背景的弟兄姐妹。

他们当中,有人自认是教会中的“弱势”群体,一开始就带着一种“得好处”的心态,总想别人能给我什么、教会能祝福我什么,持着是“消费者”心态。当教会遇到困难或挑战时,他们很少在第一时间想到自己能为教会做些什么。他们常常躲在矮墙的后面,只想与耶稣保持一个“安全”的距离。

现今在不少的教会中,往往是20%的人,承担了教会70~80%的奉献。而中国学人这个信徒群体,在金钱的奉献上,多年来也一直远远落后于港台和其他背景的弟兄姐妹。虽然中国学人大都早已“五子登科”,步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,但内心深处依然“怕穷”。

我们是一个新植堂的教会,90%以上都是大陆背景的弟兄姐妹。我们既没有“保姆”、也没有退路。自己不做,就没人做;大家不奉献,教会就没钱。所以,人一旦被逼着,也就起来了。这现象使我联想起当年《红灯记》里的一句著名的唱词: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”。

带领、栽培,迫在眉睫

根据笔者的观察,许多北美华人教会中,中国学人的的比例已在半数或半数以上了。我们看到,早在三、四十年前,神就在北美预备了数以千计的校园团契,成为“北美大陆学生归主运动”的摇篮,也成为近20年来北美华人众教会的祝福。

谁的责任?

那么,神在北美得着中国学人这个信徒群体,为的是什么呢?神在这个群体身上,有什么特别的托付吗?他们能不能接过校园团契属灵的传承,为后来的人也继续编织属灵生命的摇篮?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使命没有?

圣经说:“戴维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,就睡了……”(《徒》13:36),神要中国学人去服事的“那一世的人”是谁?我们这些中国学人基督徒有没有看到?还是不大愿意看到上帝在我们身上的命定和托付?以致安于当婴孩、乐意被服事?

最近我在国内短宣,看到有一个男孩,10岁了,每天晚上仍然与母亲睡在一个被窝里。其实,这不仅是孩子有“不能断奶”的问题,母亲也有责任。今天我们在华人教会里,时常听人感慨,中国学人这个信徒群体为什么长不大?就像草莓,外面光鲜,但不能抗压?那么教会是不是也有责任呢?既然把他们领进了门,是不是有责任继续培养他们呢?作为父母,是不断用心栽培孩子,好使他有能力承担托付,还是只顾叹息他的不足?这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后果。

从生养到培养

中国学人这个一路被宠爱过来的信徒群体,已从当年校园团契中的“小群”,变成了北美华人教会里的“大族”。他们经历了迷信、不信到最后真信的艰难过程,而今他们深信基督信仰是他们人生最好的选择。但另一方面,他们从对真理的认知,到生活的实际应用;从信靠自己的努力,到仰望上帝的恩典和供应;从进入教会,到委身教会,并完全负起上帝的托付,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
这个群体,进入教会领袖层的比较少。有教会的牧者说,他们是空有“二手”的属灵知识,而无“一手”的属灵经历;虽能出口成章,却不会学以致用。这话是真的,但它更凸显要快快带领栽培他们的需要。今天北美的华人教会,对这个信徒群体进入教会领袖层的接纳度,还是比较低的,只有生养,少有培养,大家既不那么信任,也不那么习惯。今天大陆背景的弟兄姐妹在教会中担任执事的有,但担任教会长老的实在是少而又少。然而,或许再过10年,大多的北美华人教会,都会自然而然地“蜕变”成以中国学人为主体的教会,那么,教会就会出现领导层的“断层”﹗。

毋庸置疑,中国学人这个信徒群体的属灵状况,直接关系到北美华人教会未来的发展,甚至会影响到中国城市教会的走向,以及“福音出中国”的进程。

这一切,都凸显了尽快带领、栽培他们的必要性。

作者来自上海,现在美国德州牧会。

 

本文选自《举目》55期



留言

此内容将保密,不会被其他人看见。
验证码
请输入验证码
Image CAPTCHA

会员登录

查看购物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