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华人海归基督徒历史简介

Stacy Beiler/王敏俐摘录、翻译

一、19世纪

1854年,容闳成为第一个自美国学成归国的留学生。他在留学期间,成为了基督徒。

自耶鲁大学毕业、回国之後,容闳便积极鼓励中国学子去美国留学。他倡导了晚清幼童留美计划(The Chinese Educational Mission,简称CEM)。按照这个计划,在1872年到1881年间,中国政府派出了100位小留学生到美国就学。

其中有多位学童,後来成为了基督徒,愿意在完成学业後,回祖国传扬福音。遗憾的是,晚清政府为了避免西化的留学生形成政治改革新势力,最终断然取消幼童留美计划。於是许多小留学生尚未毕业,就被迫回国。

尽管如此,20年後,这些海归在许多领域中,都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:诸如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、清廷驻美大使梁诚,以及民国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,等等。

二、20世纪初

令人深感意外的是,这些留学生回国後,非但不受重用,反而在政治上背著鼓动革命的嫌疑,在文化上被视为异化的中国人。

20世纪初,海归学子遭受了保守势力的极大打压,如经历民国初年诸多政变的顾维钧,以及在抗战与国共内战期间,被暗杀的杨杰以及闻一多。

在诸多的困难中,海归学子如何施展抱负、为国家做出贡献(例如在重重阻拦中兴办了大学)?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两点∶

1. 成立後援团队

1907年,在美国的中国基督徒学生,建立了地下秘密组织“大卫与约拿单”。1918年,与兄弟会(CROSS and SWORD)合并,建立“成志会”(取意“众志成城”),致力於中国的重建。

至1936年,该组织在中国已有五个分会(上海、南京、北京、天津和广州),为海归学人提供了很多交流互动的机会,协助海归学人建立就业网络,以及实行社会改革。在北京的海归学人,更与基督教青年会(YMCA)合作,致力於发展中国的平民教育与公共卫生教育。

2. 合作与座谈会

藉由与基督教青年会(YMCA)的合作,海归学人启动了一波中国现代化的浪潮。

1912年後,YMCA制作了“中国学生出国手册”,为即将出国的学生,提供旅行方针与国际礼仪。1918年,YMCA更看到,旅美学人在归国後需要重新适应,於是开始在北京接待初返国的海归学人。

渐渐地,归国学者的适应问题受到关注。外交家顾维钧於1912年,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法学博士,随後成为国民政府驻法国、英国大使,以及驻联合国首席代表、驻美大使,海牙国际法庭副院长。对於海归适应的问题,他提到海归学人容易眼高手低,心存骄傲,不愿意从基层的工作做起,缺乏坚定的心志,於是给人负面的印象,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。

海归学人无法发挥正面的影响力、将所学贡献给祖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:归国学生之间,缺乏互动、交流与合作。所以,有人找不到工作,有人在腐败的体系中单打独斗。海归若是做得好,被视为理所当然;若是失败了,几乎难有翻身的机会。遑论得到支持、鼓励与认同。

为此,1918年3月,YMCA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欧美海归学人会谈。为期两天的会谈,共有140名返国学子参加。会谈达成了四个共识∶

(1) 在一年之内继续安排类似的座谈会。
(2) 建立一个欧美返国学者的联盟。
(3) 在北方为海归学人建立一个流动性的图书馆。
(4) 筹划出版一份通讯,提供返国学子交流与分享的平台。

3. 进一步的思考

对於当时海归学人在适应上的问题,已有不少的书籍与文章进行了探讨。在此,笔者也提出几个成功海归学人的特质,以期对今日的海归有所助益∶

(1) 了解自己,知道如何施展自己的长处、克服自己的短处。
(就此一点,我们做海归事工的人也应该思考∶我们当如何鼓励海归学人,从基督信仰的角度,观察、了解和省察自我,使生命成长?)

(2) 有先锋者的特质,即有胆识与勇气,挑战传统规范。
(对此,我们做海归事工的人应该思考∶当海归基督徒因信仰而受到家人与朋友的误解时,我们如何帮助他们坚持信仰之旅?)

(3) 了解自己生命的意义和目的,因而在重重阻挠下坚忍不拔。
(我们当思考∶如何在查经班中建立海归学人的信仰根基?我们该怎麽为他们面临的问题祷告?)

(4) 当计划受阻挠时,有灵活的弹性。
(我们当思考:如何帮助他们,在低谷中依然等候神,经历“奔跑却不困倦,行走却不疲乏”?)

(5) 找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半、朋友以及群体,一起同工。
(我们当思考∶面对未婚海归寻找伴侣的需要,面对已婚海归婚姻中的风浪,我们当如何帮助他们?我们又当如何培训他们,帮助他们建立同工的团队?例如,是否有人可以组织一些非正式的聚会,与中国的信徒彼此协助、实现理想?)

(6) 从在海外的朋友中,寻求资源与支持。
(我们当思考∶如何在各方面,具体地帮助与鼓励海归学人?我们如何帮助他们继续与海外的属灵长辈保持联系?)

(7) 从基督教信仰中,得到了榜样、力量与异象来服务中国,以国外所学的服务中国,而非以此自抬身价。
(我们当思考:如何帮助海归效法基督作仆人的榜样?如何抗拒世俗的诱惑?)

三、20世纪末

1999年,CORE(Consultation on Re-entry)在维吉尼亚州举行,这个会议讨论如何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,重新适应归国後的生活。我负责报告中国学生的状况,以下是一些总结:

1. 对正在思考归国问题的学生

(1) 我们要提醒有心回国的学生,思考中国与美国文化的长处和短处。
(2) 提醒他们思考,如何将自己的专业贡献给祖国。
(3) 我们要找些成功的海归基督徒,和有心回国的学生诚实地分享海归经验。
(4) 我们要鼓励这些学生,与海外的朋友、属灵夥伴、教会团契保持联系,将来在他们的陪伴下,走过归国後的适应期。

2. 对已经决定归国的学生

(1) 我们可以收集海归在各个领域的见证,甚至集结成书出版,和决定归国的学生分享。

(2) 鼓励他们接触中国教会的敬拜诗歌(藉由光碟),预备他们的心加入中国的教会。 

(3) 鼓励他们在海外多参加门徒培训,参与布道与福音分享的训练,使他们在知识、心灵等各方面,都为返国後的服事做好准备。

(4) 鼓励他们先利用假期等回国看看,了解国人的需要,调整自己的心态。

3. 在海归选择教会方面

(1) 部分海归基督徒对中国教会历史缺乏了解,有的恐惧自己的信仰受到迫害,有的却天真地认为,在国内有完全自由的信仰环境。我们要帮助他们了解国内的真实情况。

(2) 学生团契或海归团契,可以帮助海归学人找到归属感。我们当帮助他们找到或建立这样的团契。

(3) 需要有属灵长者的指导和提醒,帮助学生度过适应期。

(4) 当帮助海归学人找到适合的教会。

(5) 要提醒海归,学习分辨教会的教导是否正确。

(6) 部分家庭教会不易接受海归学人,对此,我们当对海归学人给予提醒和帮助。

四、信仰的作用∶盐与光系列

在过去的十年里,中国的城市教会慢慢壮大,海归也有了更多的选择。除了鼓励他们多多参与教会之外,我们更盼望他们的生活与专业,也可以荣神益人、为神所用。

在过去的几年里,韩可柔(Carol Hamrin)和我编撰了一个系列,Salt and Light: Lives of Faith that Shaped Modern China,探讨中国历代基督徒在各种专业(例如教育、医疗、外交、农村重建等各行业)中的贡献。其中许多人相当著名,为人所熟悉,却很少有人注意到,他们是基督徒(如∶容闳、唐国安、梅贻琦、吴一仿和晏阳初)。我们在书中讲述了这些人的信仰,对他们的人生起到了何种影响,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对中国建设做出贡献。盼望这些例子能鼓励今天的基督徒与海归,在专业中服事上帝(第一卷用英文写成,中文版也已於2009年问世)。

五、重要且急迫的问题

许多海归回国後,放弃了自己的信仰。还有许多海归学人,将目光放在财富和权力的追逐上。我们当如何帮助他们,经历依靠耶稣的喜乐、跟随耶稣?如何帮助他们有一个不同的眼光,看见神在生活、在工作中的呼召?

在这个关键的年代,是否有人可以帮助海归从神那里支取力量?是否有人可以规划合适的聚会与座谈会,提供一个沟通与分享信仰经历的平台? 是否可以聚集代祷勇士,一起为海归祷告,聆听他们的心声,帮助他们在工作与其他方面,回应上帝的呼召?

这不但是单单为了他们的灵魂,也为了教会、中国乃至於这个世界。愿上帝赐给我们智慧,加添力量给我们,教导我们解决这重要且急迫的问题。

作者为ACMI(Association of Christians Ministering among Internationals)的同工,此机构专门从事国际学生福音事工。

本文选自《举目》第41期



相关训练材料

    留言

    此内容将保密,不会被其他人看见。
    验证码
    请输入验证码
    Image CAPTCHA

    会员登录

    查看购物车